江南的苏州留园的游廊设计得奇趣迭起,独步于江南园林中。 园林岗于闾外的留园路上,比较喧哗嘈杂,为了使园林山水景区离市街日些,就将主要景区均靠后布置。而造园家突发巧思奇想,利用一段曲廊来作为园中的游览的先导,强化了园林的美。游人从大门入,经过一小厅,便是一个天井,然后就进入个窄小的廊子,廊壁无窗,光线晦暗,随良廊曲数次,又到了一处小庭院,庭壁种一棵紫藤,下置少许山石,是示意性的点题。然后又进入另一条曲廊迂回曲折三奴才达到园林的***景即“占水”。这里,一边透过墙上的漏窗可以隐约看到园中山池风景,一边石笋新竹掩映下的古树下,幽静然后,西转至绿荫小轩,开朗的山池景色才一览无遗地摄入眼底。留园进门曲廊的构思,就是用反衬对明先暗,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矛盾的统一,以曲廊的暗、塞、幽反衬了园景的明快、开敞,对比效果非常强烈,给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复廊是游廊的—种形式,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,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,又称“里外廊”。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,所以廊的跨度大些。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,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景色。复廊的作用是用来划分和联系景区,这样两边都有景可赏,两边又景色不同。
在浩瀚的古典中式设计领域中,园林的设计工艺一直都是富于艺术特色和代表性的。而在中式园林内诸多丰富的设计素材里,游廊设计可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环节。先贤古人讲究在中式园林里的游廊中“观、思、玩、赏”,如今的人们也遵循中式园林设计工艺的传统,将中式游廊设计尽量完整的保留了下来。
复廊的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样式的漏窗,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另一边的景色,复廊的这种设计处理,一般在两边景物各不相同的中式园林里较为常见。这种复廊结构在园林中的应用,即可分隔景区,又可以通过漏窗使以景区和另一景区语汇贯通,增添中式奇巧的景深效果。
游廊最初是为遮风避雨、方便休憩而修建,是屋檐下一个狭而修长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。但游廊最主要的功能是楼、亭、台的延伸,是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。游廊装饰在园林建筑整体效果呈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游廊固有的装饰特征之一彩画装饰。彩画装饰最初的作用是保护廊的木质结构,使其减少风雨的侵蚀,另外,其还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关,现在主要是起到装饰美化作用,并和木雕、砖雕装饰一同丰富了游廊的外观,软化了木质结构给人带来的单调感。
游廊的布置宜随形而弯,依势而曲,可蜿蜒山坡、凌空水上,或穿花丛或入竹林。游廊的分类按其位置分有沿墙廊、空廊、回廊、楼廊、爬山廊、水廊;按形式分可分为直廊、曲廊、波形廊、复廊。直廊又名""长廊"或"修廊"”",直廊并非笔直,而是直中有折,傍阁依亭。曲廊分为两种,一种是设于院落之内,围绕在建筑物的四周,并且以直角的方式进行转折走廊,曲廊还常常沿着围墙而建,在转曲处间技之间形成不同形法的小院。另一种是短直廊的方式,在改变方向时以一定角度产生曲折,又还可分为双面空长廊和单面空长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