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廊是中国传统建筑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,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。游廊一般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,是—种有顶盖且侧面敞开或半敞开的长廊。在园林设计中,人们习惯用游廊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建筑物,如亭台楼阁等联系起来。游廊重在“曲”和“长”,一般设计成曲折通幽,以营造“步移景异”的视觉效果。游廊造型灵活,空间形态多变,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场地环境的要求。
在浩瀚的古典中式设计领域中,园林的设计工艺一直都是富于艺术特色和代表性的。而在中式园林内诸多丰富的设计素材里,游廊设计可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环节。先贤古人讲究在中式园林里的游廊中“观、思、玩、赏”,如今的人们也遵循中式园林设计工艺的传统,将中式游廊设计尽量完整的保留了下来。
复廊的设计特色主要体现为两侧并为一体,中间隔有漏窗墙,或两廊并行,并有曲折变化,起到了分割与重组园林结构的作用。随着古典游廊设计流传至今,复廊的屋顶现在多借用两坡顶式,以正中隔墙为分界,内部天花亦做成各种轩式,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,所以廊的跨度大些。
水廊:廊的地面似桥面,下部是水面,柱下设墩插入水中,廊水交融,和谐得体。
曲廊:此廊道设计依墙又离墙,因而在廊与墙之间组成各式小院,空间交错,穿插流动,曲折有法或在其间栽花置石,或略添小景而成曲廊,不曲则成修廊。
檐廊: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。一边无柱,一边与房屋相依,两端有围护结构的称为檐廊。檐廊不一定是在建筑物底层,有的建筑物每层都可以有檐廊。
柱廊:设置在建筑物底层出檐下的水平交通空间。有顶盖,有廊台、有支柱或兼有一侧围护墙体的供人通行的建筑物,如长廊、回廊等。
长廊:一般为有顶的通道,尤指通到分隔间或房间的通道。颐和园的长廊全长728米,1992年被世界吉尼斯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长的长廊。
窝角廊:在四合院里,东西厢房向北,然后拐弯,通向正房的走廊就是窝角廊。
游廊最初是为遮风避雨、方便休憩而修建,是屋檐下一个狭而修长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。但游廊最主要的功能是楼、亭、台的延伸,是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。游廊装饰在园林建筑整体效果呈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游廊固有的装饰特征之一彩画装饰。彩画装饰最初的作用是保护廊的木质结构,使其减少风雨的侵蚀,另外,其还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关,现在主要是起到装饰美化作用,并和木雕、砖雕装饰一同丰富了游廊的外观,软化了木质结构给人带来的单调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