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廊两侧─般都设置有栏杆坐凳,方便人们在行走和观景时休息。游廊因地势建造,或随形而弯,或依势而曲,或迥转蜿蜒,或上下起伏。因此,游廊能够呼应山水的变化,充分体现诗词的意境,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。建在山坡上的游廊蜿蜒向上,建在湖边的游廊宁静妩媚,廊腰漫回,可行可坐,雨雪天也可方便行走。游廊应用于园林时,不仅是作为游览路线的引导,而且自身也成为了园中之景。举世***的北京颐和园长廊就是园中的主要景点之一。
回廊是游廊的一种形式,指曲折环绕的走廊,有顶棚的散步处。一是室内回廊,在建筑物门厅或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回形走廊。二是园林回廊,在园林建筑中的殿宇、厅堂等建筑群主体四周,以曲折回环的走廊构成围合的庭院。回廊又称“走马廊”,围绕中庭和庭院的走廊,做成一圈环路,通常围绕着一栋建筑物和庭院而建的园廊。它的作用在于创设一处相对独立的空间,游人沿着回廊漫步,若在平地上可以从不同位置,不同方向,不同角度观赏这个空间内部的建筑物和庭院山石花木之景。若在山地,还可以观赏外围之景,如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四周的一圈回廊,居高临下成为向外观赏开阔的湖山景观的***场所。
复廊是游廊的—种形式,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,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,又称“里外廊”。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,所以廊的跨度大些。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,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景色。复廊的作用是用来划分和联系景区,这样两边都有景可赏,两边又景色不同。
复廊的设计特色主要体现为两侧并为一体,中间隔有漏窗墙,或两廊并行,并有曲折变化,起到了分割与重组园林结构的作用。随着古典游廊设计流传至今,复廊的屋顶现在多借用两坡顶式,以正中隔墙为分界,内部天花亦做成各种轩式,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,所以廊的跨度大些。
单面空廊的设计形式一般分为两种:一种是在双面空廊的一侧列柱间砌上实墙或半实墙,这种古建园林景观,多见于贴近园林边缘的游廊设计区域。另一种是将空廊的其中一侧,依附在墙或建筑物边沿上。另外,单面空廊的廊顶有时做成单坡形,这种坡形的设计更有利于快速排掉雨水,多见于多雨的中国南部的古建城市。
游廊最初是为遮风避雨、方便休憩而修建,是屋檐下一个狭而修长的过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。但游廊最主要的功能是楼、亭、台的延伸,是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。游廊装饰在园林建筑整体效果呈现上有着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游廊固有的装饰特征之一彩画装饰。彩画装饰最初的作用是保护廊的木质结构,使其减少风雨的侵蚀,另外,其还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关,现在主要是起到装饰美化作用,并和木雕、砖雕装饰一同丰富了游廊的外观,软化了木质结构给人带来的单调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