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廊两侧─般都设置有栏杆坐凳,方便人们在行走和观景时休息。游廊因地势建造,或随形而弯,或依势而曲,或迥转蜿蜒,或上下起伏。因此,游廊能够呼应山水的变化,充分体现诗词的意境,具有很高的审美情趣。建在山坡上的游廊蜿蜒向上,建在湖边的游廊宁静妩媚,廊腰漫回,可行可坐,雨雪天也可方便行走。游廊应用于园林时,不仅是作为游览路线的引导,而且自身也成为了园中之景。举世***的北京颐和园长廊就是园中的主要景点之一。
复廊是游廊的—种形式,是在双面空廊的中间隔一道墙,形成两侧单面空廊的形式,又称“里外廊”。因为廊内分成两条走道,所以廊的跨度大些。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式样的漏窗,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廊的另一边景色。复廊的作用是用来划分和联系景区,这样两边都有景可赏,两边又景色不同。
在浩瀚的古典中式设计领域中,园林的设计工艺一直都是富于艺术特色和代表性的。而在中式园林内诸多丰富的设计素材里,游廊设计可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设计环节。先贤古人讲究在中式园林里的游廊中“观、思、玩、赏”,如今的人们也遵循中式园林设计工艺的传统,将中式游廊设计尽量完整的保留了下来。
复廊的中间墙上多开有各种样式的漏窗,从廊的一边透过漏窗可以看到另一边的景色,复廊的这种设计处理,一般在两边景物各不相同的中式园林里较为常见。这种复廊结构在园林中的应用,即可分隔景区,又可以通过漏窗使以景区和另一景区语汇贯通,增添中式奇巧的景深效果。
廊道设计之功能是使室内不受风雨之侵,夏秋之交也不受阳光之炎热。从建筑艺术而言,则是增加了空间层次。因廊本身如一种似室内又似室外的“灰”空间,比较含蓄,所以园中好多建筑都设廊,有的缘水,有的绕山,有的穿过花丛草地。依据廊所处的位置及不同的功用,廊有不同的名称。
游廊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相互渗透的成果,千姿百态的造型、精美的装饰、独具匠心的环境设计使之成为我国园林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,是古典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在园林的建筑、装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游廊以曲折、朦胧、含蓄为美,与山水、石、泉、亭、台、楼、榭等相互关联,构成了生动的意境。